一场深夜生命保卫战 ——县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脑动脉瘤患者
发布时间:2025-02-26 作者:陈俊 吴双双 浏览:430次
2月21日凌晨1时许,县医院介入中心内灯火通明,神经外科团队联合麻醉科、介入中心展开了一场与死神竞速的生命救援,成功为一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栓塞手术。目前患者已转入ICU进行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平稳。
深夜剧烈头痛
据家属回忆,患者陈某晚间突发剧烈头痛 ,紧急拨打120送入县医院。急诊科接诊后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经头颅CTA检查确诊为"左侧后交通段动脉瘤"。
多科联动:迅速集结手术团队
"动脉瘤二次破裂死亡率超70%,必须立即手术干预!"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汪进江会诊中给出明确判断,在取得家属同意后,医院立即启动手术应急预案。神经外科主任陈年才、麻醉科主任杨善林带领团队完成术前评估,介入中心技师连夜调试DSA设备,护理团队迅速完成手术器械准备。同时,为保证手术万无一失,医院邀请上级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专家莅临手术室进行现场指导。深夜0:00,多学科团队在介入中心完成集结。
微创介入:2小时拆除"颅内炸弹"
手术团队采取目前国际通行的介入栓塞技术,通过患者股动脉建立微创通道,在DSA精准导航下,将数枚可解脱弹簧圈填入动脉瘤腔,直至完全栓塞。麻醉团队全程实施精准镇静与循环管理,介入中心技师实时提供三维影像支持。经过2个小时紧张操作,“颅内炸弹”被拆除。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生命至上:24小时待命守护健康
此次成功救治,是怀宁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应急能力的一次精彩展现。近年来,怀宁县人民院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理念,持续优化急危重症救治流程,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未来,医院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强化卒中中心建设,为更多患者搭建起快速、优质的救治通道,让生命在每一次危急时刻都能得到有力守护。
科普链接|什么是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脑血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的“鼓包”,如同轮胎上的薄弱点。情绪激动、高血压等因素可能导致其破裂,引发致命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据统计,我国35-75岁人群中未破裂动脉瘤检出率约为7%。
专家提醒|这些信号要警惕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汪进江特别提示:突发剧烈头痛(患者常描述为“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颈部僵硬、视力模糊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征兆,需立即就医。建议高血压、吸烟、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脑血管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