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怀宁县人民医院
健康咨询电话:0556-4633700 4633363
政策解读

解读二:《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以建设高质量居家社区医养结合体系

发布时间:2023-02-28     作者:安徽省卫健委    浏览:759次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立足解决医养结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指导意见》的出台必将为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一、《指导意见》是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聚焦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目标。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2%。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21亿。《指导意见》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结合我国老龄人口特点、家庭发展趋势,基层社会建设新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一揽子举措。

  (二)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强。《指导意见》针对当前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化服务衔接、完善支持政策、多渠道引才育才、强化服务监管等一揽子对策建议,包括积极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养老资源共享、发挥信息化作用;完善价格机制、加大保险支持、盘活土地资源、落实财税优惠、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引导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壮大失能护理人员队伍,以及加强行业监管等。

  二、建设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推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在第一部分就明确提出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这表明《指导意见》立足于中国实际,将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建设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推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符合我国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有机结合,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家庭社区医养整体性服务建设,一方面,能够使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与家人、邻里交往交流交融,与老邻居、老朋友守望相助、放松心情、便利生活;另一方面,把医疗保障纳入家庭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可以使老年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便利老年人及其家庭。

  (二)对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意义深远。在新发展阶段上挖掘家庭社区的价值,对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意义重大。纵观历史,家庭和社区是养老的基本场所。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谈到几百年前的情景时说,“200年之前,社会任务在所有的社会中都是由地方上的共同体来完成的,当然主要是由家庭来完成的。”他在这里讲的“共同体”就是家庭、社区。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谈到乡土社会时也说到:“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这里,费孝通道出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家庭的物质生产、公共服务职能。新发展阶段,政府在负责制度设计和各种保障的基础上,基于中国传统和文化,探索和完善以家庭社区为基础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意义深远。

  (三)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是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具体探索。新发展阶段,基层社会建设成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动基层社会建设就是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物质的和精神的,不仅通过基层行政组织的制度安排,也通过完善基层居民的社会互动机制,完善基层公共空间、社会空间,使基层居民在互动合作中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过上自己需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人生价值,使老年人需求在其中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安度晚年。

  三、建设居家社区医养结合社会支持系统的路径

  《指导意见》对医养结合服务提出了价格、保险、土地、财税、信息化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提出通过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方式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这充分说明,《指导意见》旨在通过进一步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推进医养结合。我认为各地在落实《指导意见》,建设居家社区医养结合社会支持系统时,可通过以下路径来统筹推进。

  (一)居家社区医养结合要分类施策。以社区为单位对现有家庭结构、家庭关系进行分析、分类,社区要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细看哪些家庭适合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模式,具体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综合考虑每个家庭的结构、子女状况、老年人身体状况等,分类施策;加强家庭建设,培育家庭关系,建立家庭的强有力支持。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当然更好,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需要与子女加强交流,可通过住房制度改革、社区安排,尽可能使子女与老年人居住得近一些,不断提高他们生活的便利性。

  (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要求建设强大的社区。社区是基层人民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既要完善居委会和物业组织职能,提高它们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要在居委会和物业支持下加强邻里关系建设,这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也是公共活动的基础。从医疗和养老结合角度看,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积极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合理布局便利老年人就医的专科医院,布局好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相应的饮食、餐饮、居住、交流等基础设施。

  (三)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统筹推进。老年人居住的社区一般都是老旧小区,必须加快实施居民广泛参与前提下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小区环境和功能,推动老旧小区实现居住环境美化更新。近年来,不少地方持续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因地制宜将城市中的一些闲置空间打造成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拓展老年人休闲空间,提升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基层政府要把保持基层公共空间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坚决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的传统社区治理模式。

  (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要关心老年人互联网使用问题。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占网民整体的比例达11.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达43.2%。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缩小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解决好那些因种种原因不能接近数字技术的老年人面临的困难。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老年人网络沉迷,甚至游戏沉迷问题。

  (五)居家社区医养结合要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跟踪、创新问题。目前,社区服务和治理数据、信息、智能平台前期的开发主要依托第三方完成。现实情况是,一旦第三方交付使用网络平台给基层,后期使用、维护、更新、创新就会面临技术困难等问题,包括数据采集、上传、汇总,以及适应新形势的项目开发等。从长远发展考虑,推进社区数字化势在必行,这需要在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基层运作中树立超前意识,把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提上议程。要培养一批有专业知识、熟悉老年人工作、熟知社会心理的基层干部,督促他们深入老年人生活,走家串户,入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与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居民同甘共苦,真正使居家社区医养结合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和完善起来,把各项政策落实落地。